新闻频道

当前位置:国学 > 图片鉴赏 > >正文

猪栏街菜栏街 街街“生鬼”

2016-01-05 15:39:12 来源:当代商报 编辑: 宋亮

  前两天,趁着冬日暖阳,在老城区转了一圈,却发现自己常围着一个“栏”字打转:菜栏横街、西猪栏街、糙米栏、咸虾栏、塘鱼栏大街、蚬栏街……这些地名拒让我不禁起了好奇之心,回来翻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只见先生写道:“广州凡食物所聚,皆名曰‘栏’,贩者从栏中买取,乃鬻于城内外”,原来,这些以“栏”命名的地方,都曾是各类货品的密集交易之地,人们又称之为货栏、栏头。在各式各样的货栏街上,成千上万勤勤恳恳,却又心眼活泛的“升斗小民”,他们擅长讨价还价,甚至甚至为交易发明了一套暗语系统。正因为他们的存在,老广州的这份市井记忆才显得如此独一无二,而又趣味盎然。

\

  繁盛:糙米栏咸虾栏塘鱼栏 聚市成街 讨价还价大多用暗语 防备外人

  “广州凡食物所聚,皆名曰‘栏’,贩者从栏中买取,乃鬻于城内外”,这是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对“栏”的描述;“羊城呼市为栏,如竹栏、油栏、果栏之类”,这是近代学者黄佛颐在《广州城坊志》里对“栏”的解释,有了这两位夫子的话作参照,再去“菜栏横街”、“西猪栏街”、“糙米栏”、“咸虾栏”、“塘鱼栏大街”、“蚬栏街”等地转一转,你对这些街道的“前生”就会有个大概的印象了:它们本是各式货栏聚集之地,随着交易日渐繁荣,自然聚市成街,衍生出以货栏为名的街巷。

  好卖手从不用为饭碗发愁

  货栏内外出没的人形形色色,老板俗称“栏家”,除了资金雄厚的少数人外,多数人不过是小本经营,起早贪黑,只为了养活老婆孩子;跟“栏家”打交道的,一头是货主,一头是“拆家”(即零售商),“栏家”其实就是批发商,两头倒买倒卖,从中赚个佣金;“栏家”手下有卖手,其实卖手才是货栏的灵魂人物,他们在行内广结人缘,消息灵通,因而各大货栏都有“先找卖手再找钱”的传统;卖手之下有伙计,但货栏不养闲人,平时只用几个伙计,大宗货物的搬运全部包给“临时工”,于是,各大货栏外的码头上,都闹嚷嚷围着一群搬运工,谁家有货到了,向他们发个印有本店标签的袖章,搬运工喊着号子干完活,就凭签子领钱;此外,货栏食物链的底端还活跃着一群人,俗称“一把秤”,这些人既无本钱,也没力气,就向“栏家”赊点东西去卖,卖完再回来结账,这样的要求一般无人拒绝,甚至连箩筐都能随意借用,因为“怜老惜贫”既是孔圣人的告诫,也是被大家认可的为商之道。当然,如果“一把秤”卖完货后不给钱,那以后就别想在这条街上混了。

  上文说了,卖手是货栏里的灵魂人物,一个好卖手往往会被多个“栏家”许以重金,竞相雇用。不过,要成为一个好卖手并不容易,他不但要有好人缘,还得把行内的暗语掌握得滚瓜烂熟。读者你或许会觉得奇怪,大家不过是做买卖,又不是做间谍,为啥要讲暗语呀?站在“栏家”的立场上想一想,其实也很好理解,做个生意不容易,多一套暗语系统,就算多了道门槛,防止外行轻松学了去。

  那么,这一套暗语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呢?且让我们把时光倒推近100年,到原来位于海珠桥附近的果栏街走一走,探个究竟。那时果栏街的范围大抵与现在的海珠广场相同,顺便插一句,从清代至1938年,海珠桥一带是广州最繁盛的商业区之一,抗战爆发后,日军对广州狂轰滥炸,这一带几乎被夷为平地,后来才修起了绿化广场。话说回来,如果你回到近百年前的果栏街,哎呦呦,真是好热闹,街上两百多家商号次第排开,抬头看招牌,“祥信”、“兆丰”、“永贞”、“和源”、“万生”、“金山”……全透着一股吉利味儿,再看铺子里头,尽是桃、李、甘蔗、马蹄、柑橘、龙眼、荔枝、香蕉等大宗果品,空气里都有一股甜味儿。

  数千“升斗小民”揾食果栏街

  这条果栏街上到底有多少从业人员,谁也说不清,但据当时的统计,参加了“工代会”或“机器工会”的工人就有3000多人,更别提数量庞大的临时工了。离街不远处的江岸边就是码头,货船一天到晚来来往往,货主大多与固定的“栏家”交易。于是,谁家“挂钩”的货船一靠岸,这家的卖手立刻飞身上船,火速与货主讨价还价,行内管这叫“斟盘”。待批发价一定下来,卖手马上雇用工人将货物搬进店里,这时,得到消息的大小“拆家”早已纷纷赶来,卖手就当着货主的面公开批发,按行规加价百分之六,卖给“拆家”。就这样,卖手“斟盘”、伙计报秤、掌柜记账,一船货很快就会销售一空。

  在交易过程中,卖手时不时会喊出“帽仔头”、“两件帽”、“钩住来”这样的话,这就是上文所说的暗语了。所谓“帽仔头”,就是向“拆家”加价一成,“两件帽”就是加价两成,“钩住来”则是“100斤报90斤”,换言之,还是要加价,其实,这些暗语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喊出来的,货主、栏家和拆家也都心知肚明,但外行人听来就一头雾水了。

\

  猪栏:货栏情报网络 遍布省内各地

  在果栏街,屈大均可以发出“四时间百品芬甘,可爱也”的感慨,可他如果有机会到黄沙一带的西猪栏街走一走,嗅一嗅浓得化不开的味道,估计就说不出啥诗意的话了。不过,作为一个“无肉不欢”的人,我对猪栏却很有兴趣,于是一头扎进史料,对猪栏卖手的生活一探究竟。

  其实,“西猪栏街”这个地名告诉我们,当年的猪栏就集中在这条街上。据业内前辈黄宗海所著的《广州生猪栏》一文,早年由于城市生活水平不高,全市生猪栏只有寥寥几家,到上世纪20年代陈济棠治粤时期,酒楼茶馆业开始兴旺,黄沙一带的猪栏渐次增多,聚栏成市,故此有了西猪栏街的兴旺。

  与果栏一样,猪栏的灵魂人物也是卖手。猪栏的交易也有一套暗语系统,比如数字一到九,卖手们为了保密起见,不会明白说出来,而是用“之、辰、斗、苏、马、零、后、庄、弯”取代,假如卖手与货主商定一担生猪的价格为47个银圆,便在单据上写明“苏后”二字,外人一看,自然不明就里。不过,假如哪个卖手业务不够熟练,一不小心写成“后苏”,老板肯定会一蹦三尺高,年终扣他分红了。

  除了掌握暗语,卖手还得有能力搭建一个强大的情报网络。对一个好卖手来说,全城各个烧腊档的档主、各大酒楼茶馆的掌柜伙计以及肉菜市场和走街串巷的小贩,既是他的潜在主顾,也是他的信息员,他定期收集信息,制成行情手册,函寄给省内外的货主,供其参考,同时联络感情。至于货主来了,好吃好喝好招待,以及隔三岔五去各大烧腊档、酒楼茶馆转一转,与人称兄道弟之余套一套供求信息,那都是他们的必修课,做不到这些的人就不能说自己是一个好卖手。要说这些功课不是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否则怎么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呢?在,老广州的这份市井记忆才显得如此独一无二,而又趣味盎然。
\

  繁盛:糙米栏咸虾栏塘鱼栏 聚市成街 讨价还价大多用暗语 防备外人

  “广州凡食物所聚,皆名曰‘栏’,贩者从栏中买取,乃鬻于城内外”,这是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对“栏”的描述;“羊城呼市为栏,如竹栏、油栏、果栏之类”,这是近代学者黄佛颐在《广州城坊志》里对“栏”的解释,有了这两位夫子的话作参照,再去“菜栏横街”、“西猪栏街”、“糙米栏”、“咸虾栏”、“塘鱼栏大街”、“蚬栏街”等地转一转,你对这些街道的“前生”就会有个大概的印象了:它们本是各式货栏聚集之地,随着交易日渐繁荣,自然聚市成街,衍生出以货栏为名的街巷。

  好卖手从不用为饭碗发愁

  货栏内外出没的人形形色色,老板俗称“栏家”,除了资金雄厚的少数人外,多数人不过是小本经营,起早贪黑,只为了养活老婆孩子;跟“栏家”打交道的,一头是货主,一头是“拆家”(即零售商),“栏家”其实就是批发商,两头倒买倒卖,从中赚个佣金;“栏家”手下有卖手,其实卖手才是货栏的灵魂人物,他们在行内广结人缘,消息灵通,因而各大货栏都有“先找卖手再找钱”的传统;卖手之下有伙计,但货栏不养闲人,平时只用几个伙计,大宗货物的搬运全部包给“临时工”,于是,各大货栏外的码头上,都闹嚷嚷围着一群搬运工,谁家有货到了,向他们发个印有本店标签的袖章,搬运工喊着号子干完活,就凭签子领钱;此外,货栏食物链的底端还活跃着一群人,俗称“一把秤”,这些人既无本钱,也没力气,就向“栏家”赊点东西去卖,卖完再回来结账,这样的要求一般无人拒绝,甚至连箩筐都能随意借用,因为“怜老惜贫”既是孔圣人的告诫,也是被大家认可的为商之道。当然,如果“一把秤”卖完货后不给钱,那以后就别想在这条街上混了。

  上文说了,卖手是货栏里的灵魂人物,一个好卖手往往会被多个“栏家”许以重金,竞相雇用。不过,要成为一个好卖手并不容易,他不但要有好人缘,还得把行内的暗语掌握得滚瓜烂熟。读者你或许会觉得奇怪,大家不过是做买卖,又不是做间谍,为啥要讲暗语呀?站在“栏家”的立场上想一想,其实也很好理解,做个生意不容易,多一套暗语系统,就算多了道门槛,防止外行轻松学了去。

  那么,这一套暗语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呢?且让我们把时光倒推近100年,到原来位于海珠桥附近的果栏街走一走,探个究竟。那时果栏街的范围大抵与现在的海珠广场相同,顺便插一句,从清代至1938年,海珠桥一带是广州最繁盛的商业区之一,抗战爆发后,日军对广州狂轰滥炸,这一带几乎被夷为平地,后来才修起了绿化广场。话说回来,如果你回到近百年前的果栏街,哎呦呦,真是好热闹,街上两百多家商号次第排开,抬头看招牌,“祥信”、“兆丰”、“永贞”、“和源”、“万生”、“金山”……全透着一股吉利味儿,再看铺子里头,尽是桃、李、甘蔗、马蹄、柑橘、龙眼、荔枝、香蕉等大宗果品,空气里都有一股甜味儿。

  数千“升斗小民”揾食果栏街

  这条果栏街上到底有多少从业人员,谁也说不清,但据当时的统计,参加了“工代会”或“机器工会”的工人就有3000多人,更别提数量庞大的临时工了。离街不远处的江岸边就是码头,货船一天到晚来来往往,货主大多与固定的“栏家”交易。于是,谁家“挂钩”的货船一靠岸,这家的卖手立刻飞身上船,火速与货主讨价还价,行内管这叫“斟盘”。待批发价一定下来,卖手马上雇用工人将货物搬进店里,这时,得到消息的大小“拆家”早已纷纷赶来,卖手就当着货主的面公开批发,按行规加价百分之六,卖给“拆家”。就这样,卖手“斟盘”、伙计报秤、掌柜记账,一船货很快就会销售一空。

  在交易过程中,卖手时不时会喊出“帽仔头”、“两件帽”、“钩住来”这样的话,这就是上文所说的暗语了。所谓“帽仔头”,就是向“拆家”加价一成,“两件帽”就是加价两成,“钩住来”则是“100斤报90斤”,换言之,还是要加价,其实,这些暗语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喊出来的,货主、栏家和拆家也都心知肚明,但外行人听来就一头雾水了。

\

  猪栏:货栏情报网络 遍布省内各地

  在果栏街,屈大均可以发出“四时间百品芬甘,可爱也”的感慨,可他如果有机会到黄沙一带的西猪栏街走一走,嗅一嗅浓得化不开的味道,估计就说不出啥诗意的话了。不过,作为一个“无肉不欢”的人,我对猪栏却很有兴趣,于是一头扎进史料,对猪栏卖手的生活一探究竟。

  其实,“西猪栏街”这个地名告诉我们,当年的猪栏就集中在这条街上。据业内前辈黄宗海所著的《广州生猪栏》一文,早年由于城市生活水平不高,全市生猪栏只有寥寥几家,到上世纪20年代陈济棠治粤时期,酒楼茶馆业开始兴旺,黄沙一带的猪栏渐次增多,聚栏成市,故此有了西猪栏街的兴旺。

  与果栏一样,猪栏的灵魂人物也是卖手。猪栏的交易也有一套暗语系统,比如数字一到九,卖手们为了保密起见,不会明白说出来,而是用“之、辰、斗、苏、马、零、后、庄、弯”取代,假如卖手与货主商定一担生猪的价格为47个银圆,便在单据上写明“苏后”二字,外人一看,自然不明就里。不过,假如哪个卖手业务不够熟练,一不小心写成“后苏”,老板肯定会一蹦三尺高,年终扣他分红了。

  除了掌握暗语,卖手还得有能力搭建一个强大的情报网络。对一个好卖手来说,全城各个烧腊档的档主、各大酒楼茶馆的掌柜伙计以及肉菜市场和走街串巷的小贩,既是他的潜在主顾,也是他的信息员,他定期收集信息,制成行情手册,函寄给省内外的货主,供其参考,同时联络感情。至于货主来了,好吃好喝好招待,以及隔三岔五去各大烧腊档、酒楼茶馆转一转,与人称兄道弟之余套一套供求信息,那都是他们的必修课,做不到这些的人就不能说自己是一个好卖手。要说这些功课不是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否则怎么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呢?

新闻排行

推荐新闻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图说湖湘更多»

男童在台上表演突被男子抱走 尖叫:他不是我爸
尿毒症妈妈坚韧自救 检察长爱心接力相助
明年晚婚假才3天?新人抢闸预约欲12月31日前结婚
郑州6334人包饺子刷新吉尼斯 3年6刷纪录被疑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