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行情持续 基金公司压力、成本并存

来源:北京商报时间:2021-01-26 09:25:52

经历了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的“公募大年”,发行爆款产品已成为当下公募行业部分绩优基金公司的家常便饭,新年至今几乎“1天1爆款”。但在火热的发行背后,部分募集到爆款产品的基金公司却有些许“难言之隐”,如高昂的新品成立费用、更大的管理和赎回压力等;而若不发行爆款新品,则公司的口碑、品牌声誉度,甚至是基金经理的名气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一时之间,进退两难。

爆款行情持续

“一方面,过去几年公募基金的业绩普遍跑赢指数表现,炒股不如买基金已经成为共识。另一方面,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趋势持续推进,且大多通过买基金入市,从而导致今年以来诞生了众多爆款基金。”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点评年初至今基金发行市场现状时如是说道。

正如杨德龙所说,2021年以来,爆款基金如同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数量随着市场交易日的递增而递增。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开年至今的17个交易日中,发行首日即结束募集,且首募金额突破50亿元的公募基金多达21只。若根据上述数据计算,“1天1爆款”的说法毫不为过。

而近日,在众多渠道的助推下,一只实募规模打破历史纪录的公募基金“呱呱坠地”。1月21日,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发布公告称,该基金于1月20日以148.49亿元的首募规模成立。若结合此前公布的约为6.25%的配售比例,该基金在发售当天的实际募集金额已接近2400亿元,较此前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在2020年创下的1371亿元的募集纪录超出1000亿元。

压力、成本并存

然而,发行市场火热的背后,部分募集到爆款产品的基金公司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也有些许“难言之隐”。

“忙不过来。”上述头部公募市场部人士在谈及近期筹备新品发行的工作时慨叹道。据该人士介绍,如今在发行一只新产品之前,除了过往常规的宣传材料发布、渠道预热、路演外,还新增了对拟任基金经理形象的打造,例如面对面专访稿件的发布、与行业“大V”共同参与直播或者短视频的录制等。

“但说实话,通过专访和直播塑造基金经理形象的方式,能否为最后产品的发行带来规模增量,又或者说能带来多少的增量根本无法统计。根据公募基金的宣传和合规要求,不可能在直播过程中放置购买链接或直接宣传产品,因此,具体有多少观众变为了产品的持有人我们也不得而知,只能说希望可以扩大基金经理的影响力,助力新产品的发行。”上述市场部人士补充道。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也指出,目前基金公司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宣传,是比较迎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一种方式,但线上宣传,确实应该更注重合规性以及专业性,理性宣传,多强调投资风险,少谈过往亮眼业绩,或许会对投资者切身利益更有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是宣传方面,从成本的角度考虑,随着近年来渠道“话语权”的逐步增强,新发产品的客户维护费(尾随佣金)占据管理费的比例也相应提高。Wind数据显示,以最新一期数据为例,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可统计的141家基金公司的平均客户维护费比例约为23.81%,同比增长4.74个百分点,较2017年的同一时点提升了5.97个百分点。

“剧场效应”下脱身不易

当前爆款基金的发行,不仅存在多项难点,还可能面对自身收益的下降,对于各家基金公司,尤其是头部机构,想要从中脱身也实属不易。

某头部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从当前的市场风向看,能够发行爆款基金,就是基金公司投研实力、品牌影响力以及口碑等多方面能力的体现。同时,就市场关注度、舆论导向等角度而言,发行爆款的基金公司也更容易被投资者记住。然而,爆款基金募集完成后,显著提升的管理规模也无疑给基金经理及其所在团队带来了更大的运作压力,在优质标的有限的同时,甚至可能会影响持有人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而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部分爆款基金也仅是昙花一现,成立后规模就出现较大比例的缩水。据公开数据显示,成立于2020年1月的汇添富大盘核心资产混合成立规模约为113.2亿元,但截至2020年末,仅剩约为58.96亿元,近乎“腰斩”。

杨德龙指出,发行爆款基金可以极大地增加相关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和管理费收入,同时,还会提升基金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基金公司的管理压力加大,因为要保持产品业绩的持续向好。

郭施亮认为,投资者更关注的其实是未来的投资回报预期,但随着整个市场估值溢价大幅提升,优质资产的估值已经不便宜,爆款产品的基金经理将面临很大的投资压力,虽然追涨优质资产或布局低估值资产,可能会造成不一样的投资结果,但必须要注意到,当下的投资风险已较此前1-2年更高。郭施亮建议投资者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在目前的市场指数点位之上,稍微稳健一些,可能更有利于资产的持续稳健增值。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刘宇阳

标签: 基金公司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

国家统计局10月24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 0%,比上半年加快0 5个百分点 更多

2022-10-24 13:53:11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年鞋履行业的整体业绩承压,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鞋企也纷纷尝试转型 更多

2022-09-05 09:51:45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1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中报,占全部科创板总数的63 68%。若剔除8月以来上市的 更多

2022-08-29 09:40:5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汽车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61 02点,跌幅为1 86%;深证成指下跌 更多

2022-08-25 10:11:27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公众认购规模已超初始募集规模上限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分别发布公众投资者发售部分提前结束募集并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及公众发售 更多

2022-08-17 10:05:07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上涨2.1%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环比上涨0 3%,同比上涨2 1%。据测算,在2 1%的同比涨幅中,新 更多

2022-08-12 10:14:46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 9%,归母净利润68 7亿元,同比增长2 2%,扣非归母净利润63 7亿元,同比增 更多

2022-08-10 10:52:20
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  供气供热、航空等板块领涨

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 供气供热、航空等板块领涨

周三,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船舶、供气供热、航空板块领涨,酒店餐饮、旅游、房地产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1 68点,跌幅为0 05%; 更多

2022-07-28 10:49:10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公众认购规模已超初始募集规模上限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上涨2.1%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