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市值也从百亿元“腰斩” 加加酱油不“香”了?
加加食品近日公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其2021年营业收入17.55亿元,同比下降15.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16.39万元,同比下降145.48%。与此同时,4月25日盘中,加加食品股价报4.2元/股,总市值为48.38亿元,较其历史最高点的24.99元/股下降明显,降幅达83.2%,总市值也从百亿元“腰斩”。叠加行业竞争加剧因素影响,加加食品经营或持续承压。
销售下滑 亏损扩大
中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加加食品2018年至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88亿元、20.40亿元、20.73亿元以及17.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1.62亿元、1.76亿元以及-8016.39万元。2021年,加加食品首次出现亏损。
对此,公司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影响营业业绩的主要原因,一是销售收入下降,二是采购成本上涨,三是销售费用增加,四是计提减值准备,其中,计提减值准备金额合计约3148.88万元。
受新零售渠道对传统渠道的冲击影响,加加食品整体营收下滑。2021年,加加食品占比约98%的传统渠道销售收入减少,同比下降16.20%,毛利率从2020年的28.97%下降至20.14%,同比下降 8.83%。然而,2021年加加食品直销模式收入虽然同比增长77.50%,但规模较小,仅为3380万元。与此同时,直销模式成本增加幅度远超收入,同比增加158.01%,毛利率从2020年的41.89%暴跌至15.53%。
不仅如此,加加食品线上渠道羸弱。年报显示,2021年其线上销售收入仅为1250万元。对比海天味业和千禾味业,2021年海天味业线上渠道营业收入为7.04亿元,是加加食品的56倍以上;2020年千禾味业线上销售2.6亿元,是加加食品的20倍以上。加加食品线上渠道远低于同行,甚至不及“零头”。
雪上加霜的是,2021年调味料主要材料大豆普遍涨价,致使原材料成本增加。按产品来看,加加食品产品全线毛利率均有所下降,其中,作为加加食品的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占收入总额80%左右的“加加”酱油和“盘中餐”食用植物油,毛利率分别下降7.76%以及14.01%。原材料成本的增加促使调味料企业在去年纷纷宣布涨价,加加食品也在2021年11月发布提价公告,上调加加酱油等产品出厂价3%-7%不等。然而提价对业绩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第四季度持续扩大亏损。
决策失误 管理混乱
加加食品从战略上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加加食品上市后,其创始人杨振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扩张操作,横跨房地产、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据天眼查消息,仅杨振一家控股的旧越投资,实际控制的企业就多达50余家。
在机构调研活动中杨振表示:“企业上市后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2013年以来我个人投资套进去了,然后恶性循环,不断地搞投资,没有聚焦主业,所以错过了发展时机,这个我责无旁贷。”
“加加食品的产品差异化小,所以会淹没在大品牌的产品之中,难有突围机会。”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此表示,加加食品的营收少,销售范围狭窄,在巨头的夹击之下常年处于防御状态,没有跟上整个行业高速发展的步伐,这与其盲目多元化有很大关系,主业没有做大做强就进行多元化布局,浪费了许多资源。
不仅如此,杨振还曾多次违规操作,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2022年4月,加加食品发布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监事会主席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的公告,而公司实际控制人正是杨振。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在此之前没有收到相关人员任何形式通知。而早在2020年,加加食品就因杨振的一系列操作,被扣上ST的帽子。2020年6月,加加食品发布公告称,加加食品在自查中发现存在为控股股东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越投资)及其关联方违规担保的情形。根据深交所的规定,加加食品股票将停牌一天,复牌后实行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加加食品”变成“ST加加”。
多次违规的背后,是公司管理层的混乱、管理制度的缺失。天眼查等平台显示,加加食品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杨振、杨子江,而第一大股东湖南旧越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杨振、肖赛平、杨子江。除了杨振一家三口身居要职外,加加食品公司财务线和销售线等核心部门的多个负责人也均为杨振亲戚。
针对公司亏损原因、偏离主业盲目投资、管理混乱、未来发展的问题,中国商报记者多次联系加加食品,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竞争加剧 能否跟上队伍
未来加加食品若想跟上队伍,还需要很大的努力。相比海天味业超3000亿元的总市值,如今加加食品的市值仅49.08亿元,相差甚远。2016年才上市的千禾味业也后来者居上,总市值146.26亿元,是加加食品的近三倍。
在业绩表现上,2021年海天味业总营收达250.04亿元,千禾味业近几年的总营收也稳步增长。反观加加食品2021年营收仅17.55亿元,近年来总营收增速也缓慢且不稳定。
此外,加加食品2020年以及2021年经销商数量仅为1394家以及1525家,而海天味业经销商超7000家。同时,加加食品的毛利率一直处在行业低位。2021年加加食品酱油类毛利率为27.18%,而作为主要营收的食用植物油,毛利率仅4.37%。对比海天味业以及千禾味业,2021年海天味业酱油毛利率为42.91%;2020年千禾味业酱油毛利率48.34%。
目前,加加食品也意识到其主业似乎越来越偏离队伍,同行在往高端走而公司却往低端发展,杨振称“这是战略上的错误”,现在调整回主打中高端产品。在前不久的一次机构调研中,加加食品也表示在改变渠道策略,但在朱丹蓬看来,加加食品已失去了布局全国渠道的红利期,对于其未来的发展,他也并不看好。
加加食品也在年报中提到,调味品行业竞争将愈发激烈,在市场份额占领上有可能会出现增长乏力的风险。未来将聚焦主业,制定“三定、三扩、三增”的营销方案,协助经销商实现互联网时代下的深度分销,大力提高终端网点的覆盖率和全品项营销力,以实现公司可持续增长。未来,加加食品能否真正聚焦主业,在业绩上有所突破,仍有待时间和市场检验。(记者 彭婷婷 实习生 白雅琦)
相关阅读
-
04-26
-
04-26
-
04-25
推荐阅读
-
-
国资委: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收收入9万亿元
4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季度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今年一 更多
2022-04-20 09:51:36
-
-
一季度GDP增速4.8% 国民经济实现开局总体平稳成绩
在国内外多重挑战下,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实现了开局总体平稳的成绩。4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 更多
2022-04-19 10:22:30
-
-
3月PPI环比上涨同比上涨8.3% 全年物价或依然温和
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3月,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 5%;PPI环比上涨,同比 更多
2022-04-12 08:43:13
-
-
行业复苏在望赏花游备受青睐 政策释放三大积极信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地游、赏花游成为今年清明假期的主题。同时,机票、酒店等旅行产品的价格也进入近年来的低点。此外 更多
2022-04-06 08:37:32
-
-
纾困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深圳餐饮业重拾烟火气
日前,随着深圳全面解封,生产生活稳步有序恢复,餐馆重新开门迎客,熟悉的烟火味又回来了!3月31日晚7时,恰逢晚餐时间。中国商报记者在渔 更多
2022-04-06 08:34:11
-
-
空调销售旺季未到涨声先到 股价低迷家电股再现回
在白电销售旺季即将开启的节点上,行业龙头纷纷打响了2022年涨价的第一枪。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多个家电品牌经销商处获悉,美的、海尔宣布 更多
2022-03-17 11:03:18
-
-
“她经济”新能源汽车界刮起一阵旋风 汽车消费女
如今,她经济在新能源汽车界刮起了一阵旋风。女性在汽车领域的消费也快速扩大,成为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新增长点。根据央视财经公布的《中国 更多
2022-03-10 08:22:27
-
-
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 专注于细分市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今年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准备再培育3000家以上,带 更多
2022-03-09 08:24:45
财经热图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