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时快讯】高频时代一去不复返 量化机构多策略扩大收益来源
越来越多的百亿级量化私募选择降频,降频意味着夏普比率的降低,策略的周期性特点会更加明显,管理人如何保持获取超额收益的竞争力?对此,量化私募紧急招募基本面研究员,绞尽脑汁扩大收益来源,力推多策略产品,一场无声的较量已经开启。
(相关资料图)
1988年,计算机博士出身的戴维·E.肖,一心想将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带入金融领域,创办了D.E.Shaw(德劭基金),自此掀起美国量化交易的浪潮,被誉为“高频先行者”。30余年后,D.E. Shaw的资管规模从创立之初的2.8亿美元,膨胀至530多亿美元,其标签却变成了“Quantamental(量化+基本面)领先者”,策略因子也从短周期向长周期扩展。
历史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前行。与D.E. Shaw类似的故事,正在中国的量化私募行业上演。
业内人士透露,伴随量化交易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百亿级量化私募选择降频,目前主流量化多头的年均换手率已降至30倍至50倍。降频意味着夏普比率的降低,策略的周期性特点会更加明显,管理人如何继续保持获取超额收益的竞争力?
对此,越来越多的量化私募紧急招募基本面研究员,绞尽脑汁扩大收益来源,力推多策略产品,一场无声的较量已经开启。
挡不住的规模回不去的高频
量化私募行业,正在一条“高速路”上疾驶。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百亿级量化私募数量已高达29家。而在1年前,百亿级量化私募数量只有18家。也就是说,短短1年时间,头部梯队扩容了六成以上。
另外,据某大型券商统计,截至6月底,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的量化私募达到10家,其中管理规模超过400亿元的机构有6家。
不过,与规模快速发展同步而来的,是头部量化私募的“降频”。
“以前高频股票多头量化策略年换手率为200倍至300倍。行业高速发展后,高频策略换手率逐渐降至100倍左右,其中百亿级量化私募换手率大多集中在30倍左右,部分管理规模超过400亿元的机构,交易频率可能已降至20倍左右,未来高频策略大概率只存在于管理人的自营盘中。”沪上某百亿级量化私募人士直言。
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面对规模的快速增长,幻方量化、明汯投资、鸣石基金等百亿级量化私募的交易频率均逐渐下降。比如,明汯投资相关人士透露,当前主流量化股票多头年均换手率为30倍至50倍,公司现在中周期因子配置比例比较高。去年以来,鸣石基金完成了从纯高频策略到高频与中频相结合的策略迭代。
“现在用纯高频策略赚钱,是相当困难的。”世纪前沿相关人士坦言,由于规模快速增长,高频策略竞争愈发激烈,冲击成本也显著提升,因此公司采用高频、中频、低频全频段覆盖的模式。高频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交易执行,从而用低成本实现中低频信号的超额收益。
“我们常说的高频主要是因子的预测周期较短,但预测周期短就意味着容量比较小,所以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需要逐渐提高中周期因子占比,也就是所谓的降频。”沪上某百亿级量化私募人士表示,中低频策略的夏普比率往往低于高频策略,因此在降频的过程中,超额收益的分化会逐步显现。
招商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头部量化私募的指增业绩分化明显。以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为例,首尾业绩差接近33个百分点,部分量化私募更是出现了超额收益为负的情况。
留不住的高夏普抢着做的“基本面”
面对“高夏普”的离去,管理人该如何保持获取超额收益的竞争力呢?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基本面因子的研究布局颇为重要。
公开资料显示,7月中旬,百亿级量化私募白鹭资管发布了一则招聘信息,紧急招募基本面量化研究员,希望能够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基本面数据,将传统的股票分析叠加到量化策略上,以扩大交易机会。
无独有偶,聚宽投资的招聘信息也显示,公司准备招募基本面量化专家和研究员。聚宽投资合伙人王恒鹏表示:“随着量化行业高速发展,高频策略中使用的量价因子同质化问题逐渐凸显,如果想要拓展新的获取超额收益的来源,基本面和异类因子的挖掘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参照海外量化交易的成长历程,基本面因子的占比会越来越高。”
某渠道人士向记者透露:“有大型量化私募机构近两年来一直在做准备,希望能组建具有主观研究背景的基本面团队。虽然主观团队挖出的因子预测周期很长,不同预测频率因子的融合存在巨大挑战,但目前公司已初步探索出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
私募排排网旗下融智投资基金经理胡泊分析称,基本面因子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财报数据、行业数据等,大多以季度频率进行更新,属于中低频因子。因此,量化机构在降频时,往往会提高基本面因子的占比,在提高容量的同时拓展获取超额收益的来源。
据世纪前沿相关人士透露,公司目前的因子涵盖量价、基本面等标准数据,并不断拓展数据来源和类型。比如,公司会研究分析师用来评级的底层数据,如属于消费行业中的京东、天猫等电商的销售数据,地产行业中的房库存量和新增土地楼面等数据,从而更早预测行业和个股评级的变化,以获取超额收益。
不过,在明汯投资看来,通过基本面因子获取长期收益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规模容量很大。从长远规划考虑,需要持续投入研究力量,但其波动会显著高于量价因子。大幅提升配置基本面因子比例仍需要时间,管理人可以储备更多低相关策略,使超额收益来源多元化。
改得了的策略越不过的周期
除了策略因子上的你追我赶,头部量化私募在产品线布局上也在较劲。
据悉,近期世纪前沿开始布局“CTA(管理期货)+中性”的复合策略,后续还会推出“CTA+指数增强”“CTA+全市场选股”等多策略产品。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单策略的周期性是一直存在的,但今年周期波动性的强度比我们预期的要强,因此若要提高资管产品的抗周期性,不仅要对已有策略进行持续迭代,而且要拓展更多的策略类别。”
深圳某百亿级量化私募人士近日向记者透露:“公司最近招募了一位具有强大海外市场背景的股票量化基金经理,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填补公司在指数增强方面的弱项。依据海外量化从业经验,单一策略难以分散风险、抵御周期,提高产品的策略丰富度有助于提升产品风险收益比和客户持有体验。”
量化私募纷纷发力多策略产品线的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者的需求变化。
沪上某百亿级量化市场人士坦言:“今年以来,指数增强和CTA波动较大,多策略产品业绩表现更优,投资人也更愿意买‘CTA+指增’的产品,单策略产品反而不太好卖。而且,由于多策略产品波动相对较小,中长期收益亮眼,此前习惯买银行理财的客户陆续在买这类产品,很多机构客户对产品的接受度也有所提升。”
记者从渠道处获悉,今年二季度,多家头部量化私募发行了多策略产品,募集效果超出预期。比如,千象资产6月底有两只新产品开启募集,“CTA+指增”和两年期“CTA+中性”产品募集金额均已超过1亿元。沪上某百亿级私募5月也发行了“指增+CTA”策略产品,认购情况明显优于单策略产品。
在鸣石基金基金经理杨堃看来,单一策略的市场适应能力有限,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容易暴露缺点,造成产品净值的波动。未来,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为客户提供多种风险收益比的产品将是管理人的重要竞争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标签: 一去不复返
相关阅读
-
10-30
推荐阅读
-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
国家统计局10月24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 0%,比上半年加快0 5个百分点 更多
2022-10-24 13:53:11
-
-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年鞋履行业的整体业绩承压,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鞋企也纷纷尝试转型 更多
2022-09-05 09:51:45
-
-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1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中报,占全部科创板总数的63 68%。若剔除8月以来上市的 更多
2022-08-29 09:40:59
-
-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汽车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61 02点,跌幅为1 86%;深证成指下跌 更多
2022-08-25 10:11:27
-
-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分别发布公众投资者发售部分提前结束募集并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及公众发售 更多
2022-08-17 10:05:07
-
-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环比上涨0 3%,同比上涨2 1%。据测算,在2 1%的同比涨幅中,新 更多
2022-08-12 10:14:46
-
-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 9%,归母净利润68 7亿元,同比增长2 2%,扣非归母净利润63 7亿元,同比增 更多
2022-08-10 10:52:20
-
-
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 供气供热、航空等板块领涨
周三,沪深A股继续震荡整理,船舶、供气供热、航空板块领涨,酒店餐饮、旅游、房地产板块跌幅居前。昨日上证综指下跌1 68点,跌幅为0 05%; 更多
2022-07-28 10:49:10
财经热图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