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开启新纪元 行业前景 “AI+机器人”打开市场应用新空间
2022年6月,马斯克宣布将于9月30日发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市场为之振奋。特斯拉具备感知和决策层的技术积淀,拥有工程整合能力,且具备强劲市场号召力。本次入局,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助推产业链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从工业机器人成本构成来看,三大零部件是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成本占比最大的环节:控制器、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成本占比分别为10%、25%、35%。从盈利水平看,上游零部件的毛利率也相对较高,其中减速器毛利率为40%,伺服系统为35%,控制器为25%。机器代人大趋势下,关注自动化领域相关投资机会。
事件驱动 特斯拉或于年内发布人形机器人
根据Ofweek报道,今年6月3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TeslaBot人形机器人可能将于9月30日发布。
2021年8月19日,马斯克在特斯拉人工智能(AI)日首次宣布正在开发概念人形机器人TeslaBot。2022年6月3日,马斯克在(AI)日活动中宣布了展示模型,6月21日,马斯克在卡塔尔经济论坛上表示,人形机器人TeslaBot“Optimus”原型机可能将在今年9月30日(特斯拉第二个AIDAY)现身。根据马斯克在AIDay现场口径,计划于2023年将第一版TeslaBot投入生产。
根据AIDAY公布数据来看,TeslaBot机器人又称作Optimus,其身高1.72m,重量57kg,负载20kg(手臂附加5kg),行动速度最高可达8公里/小时。根据马斯克口径,“Optimus”量产后预计售价2.5万美元。考虑到目前处于原型机研发阶段,根据MIR数据统计,如果TeslaBot采用较为成熟的电机驱动,按照600元/个(功率较低产品)以及公布信息的安装40个不同性能电机来看,也要24000元人民币。核心零部件成本突破是一个缓慢过程,预计本次Optimus机器人的单体价格大体将位于17-30万元之间。
作为机器人的一个特殊门类,人形机器人因为面对不同环境需做成不同反应,其技术难度更多大。因此,本次TeslaBot原型机发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启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会促进大量科技企业向人形机器人的方向进军,未来智能机器人产业趋势加速到来。
行业前景 “AI+机器人”打开市场应用新空间
“机器人+应用”将赋能千行百业,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机器人等有望代替大量从事重复性、机械性工作的劳动者,或将人类从大量传统劳动密集型职业岗位上解放出来。人形机器人代表人类对机器人制造技术和应用的终局幻想,机器代人是未来大趋势,未来结合产业+场景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中国电子学会报告,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39亿元,2016-2023年CAGR达18.3%。工业4.0推动协作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发展,其中,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工业机器人较早得到大规模应用、是实现智能制造最重要的基础设备,占据半数以上市场份额。
德勤预测未来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场将超过6万亿美元,2017-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30%。制造业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最具潜力的领域,全球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的制造业应用市场有望从2016年的120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7200千亿美元,预计CAGR可超过25%。
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是在制造环境内部和周围实现任务自动化的有效组合,“AI+机器人”打开市场应用新空间。
目前来看,运动控制和人工智能是人形机器人技术落地的核心难点。一方面,人形机器人的机械构造、驱动和控制的复杂程度都远高于现有的机器人。要使人形机器人像人一样运动,并按要求执行任务,开发者需要设计合理高效的机械结构(骨骼),根据各部位运动需求构建执行精度高的驱动系统(肌肉),并开发具有高度稳定性和适应性的控制系统(神经系统);同时供应链层面的材料、芯片、电池系统、零部件等也需要持续提质和创新。另一方面,要赋予人形机器人以一定的自主性完成任务的能力,即实现一定程度的认知和决策智能,尚需要人工智能软硬件(大脑)的高度发展,道阻且长。
根据IFR预测,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可达51.8万台。其中,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多年占据主要地位,2020年销量占比已达43.75%,预计未来随着制造业工业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有望在2025年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工业机器人内资品牌占比50%的目标。
投资思路 关注自动化领域相关投资机会
工业机器人本质是一种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中游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下游系统集成包括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应用多用于工业生产制造。
从工业机器人成本构成来看,三大零部件是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成本占比最大的环节:控制器、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成本占比分别为10%、25%、35%。从盈利水平看,上游零部件的毛利率也相对较高,其中减速器毛利率为40%,伺服系统为35%,控制器为25%;中游机器人本体毛利率最低、为15%;下游系统集成毛利率为35%。
平安证券表示,特斯拉高调入局人形机器人,有望推动产业链从研发阶段进入量产阶段。人形机器人自由度高达30-40个,远高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2-6个。与自由度成正比的减速器、伺服系统市场空间有望打开,建议关注国内伺服系统领先品牌汇川技术、禾川科技、埃斯顿,关注国内减速器龙头绿的谐波等。此外,建议关注关注布局自动驾驶的机器视觉龙头天准科技。
中航证券认为,机器代人大趋势下,关注自动化领域相关投资机会。关注在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实现国产替代的厂商绿的谐波、双环传动、汇川技术、中大力德。中、下游,“核心零部件生产+本体生产+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模式的厂商将会获得优势竞争地位,建议关注埃斯顿。为工业设备装上“眼睛”的专注视觉核心技术的奥普特、天准科技。
国金证券则指出,当下TeslaBot的推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推动整个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快速发展,促使相关产业升级。上游核心零部件作为机器人举足轻重的部分,预计会有相关技术的渗透和升级。建议关注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埃斯顿、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企业绿的谐波、国内RV减速器领跑企业双环传动、国内工控伺服龙头企业汇川技术。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万邦达股价昨涨逾4% 环保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周一,沪深A股震荡走高,水务、环保、电力涨幅居前,航空、半导体板块走势较弱。昨日,上证综指上涨50 04点,涨幅为1 55%;深证成指上涨121 更多
2022-07-19 09:49:49
-
-
原料成本上涨、毛利率下降 桃李面包仍未挣脱增
7月18日,桃李面包发布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 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3%。值得一提的 更多
2022-07-19 09:50:00
-
-
近期关注钢铁板块走势 深证成指下跌177.96点跌
周二,受到权重股走弱拖累,大盘震荡下行。昨日上证综指下跌32 11点,跌幅为0 97%;深证成指下跌177 96点,跌幅为1 41%;大众30指数下跌1 17% 更多
2022-07-13 09:52:35
-
-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增
昨日,央行公布金融数据称,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 81万亿元,同比多增6867亿元;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 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 47万亿元 更多
2022-07-12 09:51:23
-
-
业绩超预期 A/H股价上涨 H股盘中最高涨近8%收
上半年净利预增74%,中远海控7日A H股价大涨,A股最高涨幅接近9%,尾盘收窄至5 75%,H股盘中最高涨近8%,收盘涨5 16%。业绩大增的原因与主 更多
2022-07-08 09:57:50
-
-
产品定价机制逐步健全 稀土产业优势短期不变
金力永磁(300748)近日披露2022年中期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4 41亿元-5 07亿元,同比增长100%-130%。机构认为,稀土价格维持平稳更有 更多
2022-07-07 09:44:43
-
-
汽车消费市场刮起“盲盒风” “盲订”成车企营销
不知道价格不知道配置不知道实际性能……这样的汽车盲盒你敢开吗?看到盲盒消费的巨大潜力汽车消费市场也刮起了盲盒风车企期待这种营销获得 更多
2022-07-05 09:44:10
-
-
CTP技术不断迭代创新 事件驱动宁德时代发布CTP
近日,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CTP3 0麒麟电池,并宣布将在2023年实现全面量产。麒麟电池包性能进一步提升,电池包能量密度可做到255Wh kg,系统 更多
2022-06-29 09:59:58
财经热图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