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涨”伤害“软实力”
涨价虽然没什么不对,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毕竟不是好事。于是,一些厂家出于竞争的需要,不愿意给消费者造成涨价的印象,便采用“明降暗升”的营销策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其实,这种“暗渡陈仓”的小伎俩一旦被消费者识破,对于企业来说,伤害的是其“软实力”。如果企业上了“玩把戏”的“黑名单”,不仅影响其公众形象,失去的还有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乃至自身永续经营的潜力。
消费者的信任感是产品畅销的潜力,员工的归属感是支持企业发展的动力,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更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得以生存发展的品牌内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谁会对一个声名狼藉、缺乏诚信和责任感的企业有好感,进而购买其产品、支持其发展呢?采用“明降暗升”的营销策略,也凝聚不了人心,形成不了内部的向心力。
“跟风涨”损人伤己
不同产品涨价的理由,五花八门,各有说法。有一些行业和企业,本来不需要涨价,只是看到其他行业有的商品提了价,于是也想出一个理由,不顾民生、民意和实际,大幅度提高价格,损人利己,牟取不正当利益。这种跟风涨价的现象危害极大,不但扰乱了市场秩序,伤害了公众特别是普通消费者的利益,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跟风涨价的企业自身毁了。喜欢跟风者大多是用别人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是跟风后,自己的主动权往往被别人所掌握。如果遇到别人出错了,那么损失将是直接的,也将是惨重的。跟风其实就是盲目,盲目是很可怕的,因为他不知道风险,不知道这个市场的残酷性,乱跟风的结果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文 王运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