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泡沫、行业混乱引发投资交易风险
近年来,由于美国实行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大幅贬值,大量国际机构投资者于是纷纷涌入大宗商品市场,导致该市场充满了浓烈的投机味道:大宗商品的金融交易量已经远远超过实物交易量;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传统大宗商品市场的交易方式和投资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投机资本过量涌入而引发大宗商品市场泡沫的情况。例如,在国际炒家的推动下,国际原油价格在2008年7月冲高到140美元/桶,之后猛跌了近40%。“每一个泡沫后面,都暗藏着一根‘针’。从1637年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到美国20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历史上疯狂的投机,最终都没有好结果。”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国内不断涌现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市场进入“野蛮生长期”。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总量约1 200家,其中仅2015年新注册成立的就近百家。
平台虽多,但良莠不齐。2015年,大宗商品市场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投资者维权事件。泛亚掌门人单九良,这个畅游现期货市场20年的大鳄,用四年时间打造出令世界大宗商品行业刮目相看的“泛亚系”帝国———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和中国客户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现货交易所。然而,2015年8月,兑付危机爆发,导致泛亚交易所及其数百家授权机构轰然倒地,全国20多个省份的22万投资者遭遇打击,涉及资金430亿元。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这些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但给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近些年,大量问题平台、‘黑交易所’、地下炒金炒汇公司的出现,给众多大宗商品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金融风险。在通过这些平台和渠道进行大宗商品投资时,大家务必要擦亮眼睛。”( 文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