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十一次银行缩表,但这一次不同

来源:当代财经网时间:2017-05-23 10:16:18

年初以来,央行缩表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而4月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也出现了收缩,投资者对于货币紧缩以及信用扩张放缓的担忧明显增强。不过从历史来看,商业银行缩表的情况并不罕见,而且往往有季节性规律,本次也不例外,当然,仍然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次银行缩表,更多是过去两年金融扩张过程的逆转,其中同业业务收缩的影响比之前更大,与去杠杆和金融收缩的大环境是匹配的。

因此,对银行缩表导致的流动性紧缩,在短期内不宜过度解读,但也必须重视其中隐含的信用与政策环境意义,以及金融扩张放缓对市场的可能影响。

正文

同业往来与个人存款超季节性负增,是本次银行缩表的主因。

4月银行报表规模“罕见”收缩,多个信用扩张指标增速放缓。2017年4月,其他存款性公司总资产235.98万亿,较3月下降1197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出现收缩,是2014年10月以来就不曾出现过的情况,而与此同时,M2、信贷/社融等多个表征实体信用扩张的指标,在近几个月都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情况。但是,银行缩表是否真正与实体信用收缩对应,需要首先通过资产负债分项的拆分,找到本次银行缩表的驱动因素。

本次银行缩表,在资产端与准备金下降及同业债权收缩有关。4月商业银行资产端,准备金存款减少1905亿元,对银行和非银的债权分别下降1.16万亿和3187亿,这三个分项出现了超季节性的下滑,是本次银行缩表在资产端的主要表现;而对政府/企业/居民部门的债权分别增加4413亿、4191亿、5650亿,其中,除了对企业的债权增幅与季节性规律相近外,对政府和居民的债权扩张都强于季节性,说明银行对实体的信用扩张并没有显著放缓。

本次银行缩表,在负债端与个人存款及银行负债下滑有关。4月商业银行负债端,单位定期存款增加909亿,个人存款下降1.23万亿,对银行负债下降1.04万亿,这三个分项的变化都显著弱于季节性,是本次银行缩表在负债端的主要表现;而单位活期存款、国外负债、债券发行分别增加1622亿、1020亿、3252亿,增长幅度都强于季节性规律。

历史上的银行缩表:同业往来与存款收缩的结果。

历史上一共有10次银行缩表,均发生在季末之后的那个月份。2006年以来的月度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一共出现过10次资产负债表收缩的情况。除了本次之外,其余9次均发生在2011-2014年,并且都是在季末之后的那个月份,即1、4、7、10月,尤其是7月出现银行缩表的次数较多、幅度较大。

历史上的银行缩表,资产端与准备金/同业债权,负债端与存款/银行负债的下滑有关。对比银行扩表的情况,以下分项在银行缩表时的下滑幅度通常较大:资产端的准备金存款、对银行与非银债权,以及负债端的单位存款、个人存款、对银行负债。这些分项在缩表(扩表)月份的平均变化幅度分别是:准备金存款-1902亿(1651亿)、对银行债权-7487亿(2617亿)、对非银债权-4711亿(2412亿)、单位活期存款-5261亿(3039亿)、单位定期存款-1009亿(2220亿)、个人存款-4189亿(4153亿)、对银行负债-5355亿(1251亿)。外值得注意的是,对央行债权在银行缩表时通常也会下降,但平均降幅仅1048亿,与扩表月份的差异并不算大,而对非银负债在银行缩表时通常增加,平均增幅约4711亿,明显强于扩表月份838亿的增幅。

同业往来和存款在这几个月的下降,往往也有季节性规律。1/4/7/10月份,存款规模的萎缩,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规律,而且准备金也在这几个月出现明显下滑,我们认为背后有几个因素:1)财政存款的回笼(税收和分红等因素,主要是在1/4/5/7/10月)可能是导致这个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因为银行体系的企业存款和准备金会同步下降。当然,外汇占款的下滑也会导致存款下降和准备金收缩,但本身没有明显的季节性。2)理财也可能是一个因素。因为存款考核导致理财在3/6/9/12月大量回表,但在随后的一个月存款便流回理财,居民存款出现明显的下降,不过资金回到理财之后,仍然会投资,如果投资实体,企业存款也会增加,这会对冲掉一部分。

另一个导致银行缩表的因素是同业往来,数据上看,季末月份对银行和非银的债权、对银行的负债通常是大幅增加的,而季末之后的那个月份,对银行和非银的债权、对银行的负债又明显下降。这可能也反映了银行在同业业务上的规模考核,以及季末表外业务腾挪的影响。

本次银行缩表的特征:金融扩张过程逆转与季节性的叠加。

历史上的银行缩表主要是季节性行为,当前更叠加了金融监管的收缩压力。前文分析显示,历史上的银行缩表主要因为同业往来与存款的收缩,而其背后对应的是:1)财政存款的季节性回笼;2)银行季末考核,和冲规模之后再规模下降的过程,因此,历史上的银行缩表主要是季节性行为,是一个正常的数据修复过程,这一特点在本次银行缩表中也有体现。

而本次银行缩表让市场感到意外的是,近两年的货币宽松周期中,伴随着迅速的金融扩张与债务置换过程,商业银行的扩表速度大幅加快,银行缩表的情境已经不怎么常见。我们以2014年末作为时间截点,比较了这一时间前后,银行报表各个分项月度增量的季节性规律,可以发现企业/居民存款与银行间往来的季节性仍然很强,但是,资产端对政府债权、对居民债权、对非银债权,以及负债端债券发行的月度增量绝对值显著提升,这分别对应了债务置换加速、地产销售火爆、银行委外扩张、同存市场扩容等等原因,而其共同的背景就是货币宽松与资金脱实向虚,并且同业链条扩张的整个过程。因此,近两年银行缩表不太常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宽松与金融加速扩张,而这实质上也是一个信用宽松的过程。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这个货币宽松与金融扩张的过程在多个方面发生了逆转,表现在:1)债务置换放缓,对银行配债资源的挤占下降,2)地产调控升级,地产销售降温带来居民房贷扩张减速的可能,3)金融监管加强,同业往来业务的扩张放缓,4)套利链条清理,同存纳入监管使得其供需两旺格局发生变化。这导致的后果是,一方面,过去两年加速扩张的那些银行报表分项开始显现出增长乏力的迹象,包括对政府/居民/非银债权、负债端债券发行等,另一方面,同业业务收缩比过去更加厉害,因为MPA考核与金融监管趋严的方向,为同业业务施加了一个更强的下行压力,加剧了由季节性规律决定的4月同业往来收缩幅度。也就是说,金融扩张过程逆转,与季节性收缩因素的叠加,是本次银行缩表最为突出的特征。

尤其是其中,同业往来的收缩更加剧烈,意味着银行扩张放缓将是常态,但绝对规模收缩并不一定会持续出现。一方面,本次银行缩表最核心的不同——同业业务更加剧烈的收缩,是因为金融去杠杆的政策方向,这使得金融扩张的整体放缓可能会是一个偏中期的过程,另一方面,本次银行缩表仍然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而之后金融监管更加细化,包括针对更多业务的偏离度考核等,可能使得银行报表的季节性整体减弱,因而,银行报表扩张放缓更可能是一个常态,而非仅仅的季节性行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本次银行缩表还是有季节性因素,不能有效推测接下来几个月银行会否持续缩表。

相关阅读

特斯拉汽车Model X在华爆炸 车主要求巨额赔偿
    5月1日消息,今年2月一辆特斯拉Model X在广州发生碰撞事故后起火...
林卓延主席被授予“圣亚加塔‘都尉’荣誉”勋章
    林卓延主席到访圣马力诺参观考察,并被授予“圣亚加塔‘都尉’荣...
“泛金融”业务促进新昌集团产业升级
    新昌以建造为核心而闻名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业务亦覆盖开发及投资...